曾仕強老師《易經(jīng)的智慧》開篇第一講就是“陰陽之道”。
曾仕強老師說能用一句話概括是包含世間所有學(xué)問的就是易經(jīng)的觀念:“一陰一陽之謂道”。
【1】何謂陰,何謂陽
宇宙之間任何東西,都是一陰一陽。
譬如有個男的,一定有個女的;有善必有惡,有惡必有善。
陰陽代表相對的兩種:
天為陽,地為陰。
男為陽,女為陰。
乾為陽,坤為物。
還有:生死、善惡、好壞、正反、上下、奇偶、高低、軟硬、動靜、輕重等相對的兩方面。
類比西方,就是愛因斯坦的“相對論”。
【2】陰陽的關(guān)系:一陰一陽之謂道
“之謂道”——這個道是個法則。
“孤陽不生,孤陰不長?!?/span>宇宙間的法則的確如此,單陰獨陽是不能有成就的,必須要陰陽配合,一陰一陽,缺一不可。
不是一陰一陽簡單合起來為道,而是自然的變化,“自然蘊育”,不同因素互相激蕩、互相作用,世界才會生生不息。
一陰一陽雖然是有正有反,但是調(diào)和正反的,不是矛盾的統(tǒng)一而是均衡。
一陰一陽要達到調(diào)和、均衡,便得了道,不均衡便不得道。
一陰一陽之謂道,從而有剛?cè)嵯酀?、天地并存?/span>
陽中有陰,陰中有陽。
陰極陽生,陽極陰生。
動靜有常,剛?cè)釘嘁印?/span>
剛?cè)嵯嗄Γ素韵嗍帯?/span>
日月運行,寒來暑往。
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。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(fēng)冬有雪。這才是世間真正的實際。
若沒有陰陽的更替,白晝與黑夜就不會交替,四季就永遠定格,從而萬物將失去應(yīng)有的靈性。
我們無需抱怨寒冬的肅殺,因為陰陽之互動,將會迎來春日之暖陽。我們無需抱怨黑夜之漫長,因為晝?nèi)罩?,將會迎來黎明之曙光?/span>
世間萬物背后的“道”,核心就是: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乾坤。一陰一陽的循環(huán)過程,造就了宇宙萬物的偉大。
【3】關(guān)于世界起源
人到底從哪里來?
西方認為是神造的,神主宰一切,無所不能。
所有人都是神的子女,人是平等的,人可以直接與上帝產(chǎn)生關(guān)系,所以在西方,人人可以互叫名字。
上帝有戒律,所以西方就形成了法制社會。
而中國認為,一陰一陽之謂道。
一陰一陽,代表自然的變化,自然蘊育。這就是“道”。
中國的宗教是“道”,道法自然。是陰陽互動,自然蘊育,不是神。
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
一就是太極,二是陰陽互動,三生萬物。
世界生生不息,是因為物種多元化。
中國傳統(tǒng)的文化從易經(jīng)來的,中國人的傳統(tǒng)思維都是從易經(jīng)來的。
認同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就是炎黃子孫,龍的傳人。
中國人其實并不否認神,中國原來就有“神州”之說,中國人認為“抬頭三尺有神明”,這個神不是來管控我們的,而是來幫助我們明白道理。
易經(jīng)告訴我們,認為了解天理,順從自然,就得吉祥。
易經(jīng)說,一切都是人想像出來的,才有各種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,以及各種意識形態(tài)、思想流派。中國的傳統(tǒng)思想就是以人為本。所以中國強調(diào)的是人道,是人治。
中國人把想到的東西叫天機?!笆扔钫咛鞕C淺”,人的內(nèi)心有太多的欲望,減少欲望才會獲得天機。“嗜欲淺者天機深”。寵辱不驚,看庭前花開花落;去留無意,望天上云卷云舒。完全看自己的選擇。
【4】陰陽互動,萬物生長
當放開視野,發(fā)現(xiàn)陰陽互動存在于我們生命中的任何一種場景。 人人都是太極,字字都是太極,事事都是太極。
工作是陽,休息是陰。事業(yè)是陽,愛情是陰。一個陰陽相調(diào)的家里,事業(yè)和愛情缺一不可,工作和休息,也缺一不可。
在一個家庭中,男人就應(yīng)該有蒼穹般寬廣博大,須有一股陽剛之氣;女人,就應(yīng)該有大地般的慈愛,須有一股陰柔之美。陰陽的互不干擾而協(xié)調(diào),人類才能更好的和諧相處。人在變,環(huán)境在變,若夫妻調(diào)和、均衡,兩人共同成長,則家庭幸福,否則就會不幸。
兩人相遇,你喜歡與他在一起,因為他給你溫暖與啟發(fā),那是陽,彌補的正是你心中欠缺的孤獨,那正是你的陰。
進入公司,你獲得成長與提升,讓你有成就感,那是陽,正是彌補你心中的價值欠缺,那是你的陰。
一段關(guān)系的維系好壞,一定是雙方共同作用的結(jié)果?;橐鲆埠茫亚橐埠?,工作也好,都是因為你感受到成長,有價值認可與成就感,你才會有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喜悅。這是陰陽調(diào)和、均衡。
但當受到壓制、指責,你就會痛苦,就會去尋求突破。于是婚姻可能會解體,朋友可能會遠離,員工也可能從公司離職。這是陰陽矛盾、沖突。
陰陽的互動,促進成長。沒有互動就沒有矛盾,沒有矛盾就不會有變化,沒變化就沒有成長。
生命的本質(zhì)是成長。因為,只有不斷的成長,才是有生命力;如果沒有成長,那么這個人或者這個生物,都只是一個死亡的狀態(tài)。
一陰一陽之謂道。
陰陽調(diào)和,萬物生長。
嗜欲淺者天機深。
以上整理內(nèi)容來自曾仕強老師《易經(jīng)的智慧》。
《周易》基本內(nèi)容就是“系辭”。
“系辭”本來是周文王(“一陰一陽之謂道”涵蓋了天地,卦象“坤”為地、為文,“乾”為天、為王,合起來就是周遍天地)系在伏羲六十四卦、爻后面的“卦辭”、“爻辭”。
《易傳》以陰陽為基本觀念解釋《易經(jīng)》。
《彖傳》解說泰卦曰:“內(nèi)陽而外陰,內(nèi)健而外順,內(nèi)君子而外小人”,故吉;解說否卦曰:“內(nèi)陰而外陽,內(nèi)柔而外剛,內(nèi)小人而外君子”,故不吉。
泰卦乾下坤上,否卦坤下乾上,下為內(nèi)而上為外。乾為陽、為健、為剛、為君子;坤為陰、為順、為柔、為小人。
《象傳》解釋乾卦初九曰:“潛龍勿用,陽在下也?!苯忉尷へ猿趿唬骸奥乃獔员?,陰始凝也?!?/span>
《文言》解說乾卦初九曰:“潛龍勿用,陽氣潛藏?!苯庹f坤卦六三曰:“陰雖有美,含之以從王事,弗敢成也?!币惨躁柦庹f乾,以陰解說坤。乾卦六爻皆陽爻,為純陽之卦,故為陽;坤卦六爻皆陰,為純陰之卦,故為陰。
《系辭傳》第五章錄下:
“一陰一陽之謂道,繼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
仁者見之謂之仁,知者見之謂之知,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鮮矣!
顯諸仁,藏諸用,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,盛德大業(yè)至矣哉!
富有之謂大業(yè),日新之謂盛德。
生生之謂易,成象之謂乾,效法之謂坤,極數(shù)知來之謂占,通變之謂事,陰陽不測之謂神?!?/span>
簡釋:離開“一陰一陽”無別有“道”。繼,統(tǒng)也,接續(xù)不息也。乾陽統(tǒng)天生物,故曰善;坤陰順乾成物,故曰性。天人授受之際,自天與言謂命,自人受言,謂性,孟子性善之本乎此。天命之性無不善也。
仁者見道,謂道為仁;知者見道,謂道為知。
以清濁言,智陽仁陰;以動靜言,仁陽智陰,其各得是道之一隅,故隨其所見目為全體,不免有偏(按:佛何謂兩足尊?),君子,具仁智之成名,得道之大全也。
百姓屬坤,君子屬乾。百姓顓蒙,日由其道,(乾坤互攝)而不知其所以然,如莫不飲食鮮能知味者。能體君子之道者甚少也。
顯,自內(nèi)而外也,相見乎離也,仁謂造化之功,震帝百物思奮,德之發(fā)也;藏,自外而內(nèi)也,萬物之坎歸也,用謂機緘之妙,秋收之說(兌),業(yè)之本也。
程子:天地無心而自化,圣人有心而無為。在造化者曰仁與用,在圣人曰仁與智。
仁者,生物之元,由春生而為夏長之亨,此仁顯現(xiàn)而發(fā)達于外,長物之所顯者,生物之仁也,道難見,見諸生物,故曰顯諸仁。
用者,收斂之利,由秋收而為冬藏之貞,此用藏伏而歸復(fù)于內(nèi),閉物之所藏,收物之用也,不見其作為。故曰藏諸用。
陰陽二氣運行于四時之間(春夏木火主事為陽,秋冬金水主事為陰)陰陽造化,鼓鑄萬物,無聲無臭,無方無體,不若圣人成務(wù)故憂天下,故“不與圣人同憂”。
仁之顯者為德之盛。用之藏謂業(yè)之大。
《系辭》更以陰陽來解說《周易》的基本義理。
《系辭下》曰:“乾坤其易之門邪?乾陽物也,坤陰物也。陰陽合德,而剛?cè)嵊畜w,以體天地之撰,以通神明之德?!鼻瑸殛枺殛?,陰陽和合產(chǎn)生萬事萬物,所以,乾坤是易的門戶,是理解《周易》義理的關(guān)鍵。
在《周易》的系統(tǒng)中,無論是八卦還是六十四卦中,乾坤二卦所處的地位,都是父與母的地位。
《說卦》曰:乾,天也,故稱父;坤,地也,故稱母;震一索而得男,故謂之長男;巽一索而得女,故謂之長女;坎再索而男,故謂之中男;離再索而得女,故謂之中女;艮三索而得男,故謂之少男;兌三索而得女,故謂之少女。
乾為父,坤為母,震、巽、坎、離、艮、兌就是他們所生的六個子女,其中震、坎、艮為男,巽、離、兌為女。
有陰有陽,乾為純陽,坤為純陰。乾為父、為天,坤為母、為地。有天地、有父母,然后有天地間的萬物,有由父母所生的子女。
《系辭上》說:“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。乾知大始,坤作成物?!庇终f:“夫乾,其靜也專,其動也直,是以大生焉。夫坤,其靜也翕,其動也辟,是以廣生焉。”乾坤既代表天地,又代表父母,同時又是陰陽的化身。
《序卦》說:有天地,然后萬物生焉。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?!刑斓厝缓笥腥f物,有萬物然后有男女,有男女然后有夫婦,有夫婦然后有父子,有父子然后有君臣,有君臣然后有上下,有上下然后禮義有所錯。
天地間的事物以至于人類,都是由乾坤自然化生的,都是陰陽的化生物。
由乾坤所化生的萬事萬物,其性質(zhì)與狀態(tài)又如何?
《系辭上》說:一陰一陽之謂道,繼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仁者見之謂之仁,知者見之謂之知,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鮮矣。
如何理會“一陰一陽之謂道”才是正確的呢?
“一陰一陽之謂道”中“道”的含義?老子“天下第一”,孔子是中國文化的象征,他倆本是師生關(guān)系(儒道一家)。都是我國古代無數(shù)得道圣人的典型代表。
老子曰: 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”者,
《說文》“一”為“元”,“元”即是“無”,即是“道”,故“生”而“不生”。
孔子曰:“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”的“易”,即是老子說道“道”
老子說:無名,天地之始,有名,萬物之母。”道“無形”,不可“名”之,故曰“無”,強名之“無”亦是“名”,用“無”來命名那本“無名者”。
“無名者”本沒有“名稱”,故“無名”,是我們強名曰“無”?!坝小币彩且粋€“名”,我們用它命名那“有名者”。
“有名者”隨眾生同異分之業(yè)影認為應(yīng)有“名稱”,故“有名”?!拔铩睙o形,則無以名之,故“無名”;
“物”有形了,則可以名之了,故“有名”?!懊迸c“形”不相離。
孔子說:“易無思也,無為也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!”這里“易”是指“道”而言,連思想都沒有,那有名相。
故“太極”是“無稱之稱”就是“無名”也.
孔子也說:“天下之動貞夫一’,又說“吾道一以貫之”老子說:“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,神得一以靈,谷得一以盈,萬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”由此可知老子所謂“一”就是“無”“一”所生之“二”即易經(jīng)之兩儀“一陰一陽”,“一陰一陽”則有“形位”,可以“名”之了,故曰“有”。
老子說:“萬物生于有,有生于無”“有”的存在形式“一陰一陽”即“萬物”之“母”,“一陰一陽”生于“太極”,即“二”生于“一”;“二生三”者,一陰一陽“推變”(推蕩變通)而成“沖氣”,此為“三”,“沖氣”之象即易之“三畫卦”的八卦。
八卦相錯成六十四卦,六十四卦即是萬物(三生萬物),陰陽化生萬物,故說“有”為萬物“母”,“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?!?/span>
“道”與“陰陽”的關(guān)系即“無”與“有”的關(guān)系。
“道”與“陰陽”不二。“不二”就是“不一”故“陰陽”不是“道”。同時為“不二”,“道”不離“陰陽”而存在,通達“一陰一陽”能明“道”,因“道”的妙用的呈顯在“一陰一陽”。
“一陰一陽之謂道”,何謂道?
《系辭上》說:“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?!钡朗窍鄬τ谄鞫缘?,器即具體的器物。器是具體的、形而下的、可以指明的,道則是抽象的、形而上的、不可以具體指明的。道就是道理,并非簡單的指規(guī)則。
老子說:“道可道,非常道?!笨傻乐啦⒎浅5?,常道不可道,不可明言,只可體悟。
“一陰一陽之謂道”,是《周易》思想的根本。
“一陰一陽之謂道”,意思非常豐富,一般人很難對其全面把握,故曰:“仁者見之謂之仁,知者見之謂之知,百姓日用而不知?!币娙室娭钦咧皇穷I(lǐng)會到其中的局部,故會有這樣那樣不同的理解,百姓每天遵照此道行事,但卻不明白其中的道理。然道理本來是明擺著的,它不是人制定的,卻是人應(yīng)當遵行的。
第一,世間的一切事物,都可簡單地分為兩個方面,一是陰,一是陽。
乾是陽,坤是陰;天是陽,地是陰;日是陽,月是陰;晝是陽,夜是陰;南是陽,北是陰;上是陽,下是陰;明是陽,幽是陰;暑是陽,寒是陰;健是陽,順是陰;剛是陽,柔是陰;男是陽,女是陰;貴是陽,賤是陰。有陰才有陽,陰與陽是一一相對的。
第二,某一事物的基本性質(zhì)可以是陰、是陽,但陰并不是純粹的陰,陽也不是純粹的陽,陰中又分為陰陽,陽中又分為陰陽,陰中又有一陰一陽,陽中又有一陽一陰。
如由太極到八卦的演化序列中,由太極而分化為陽與陰(兩儀),由陽進而分化為太陽與少陰,由陰進而分化為太陰與少陽(四象),而非由陽分化為太陽與少陽,由陰分化為太陰與少陰。這表明,陽并不是純陽,陽中本來就包含有陰,否則怎么可能由陽生出少陰;陰也并不是純陰,陰中本來就包含有陽,否則怎么可能由陰生出少陽。進而,由四象而演化為八卦。
其中由太陽而分化為乾與兌,由太陰而分化為坤與艮,由少陰而分化為震與離,由少陽而分化為巽與坎。
由四象到八卦的演化,每一象都化出一陰一陽。太陽:乾為陽,兌為陰;太陰:艮為陽,坤為陰;少陰:震為陽,離為陰;少陽:坎為陽,巽為陰。
就八卦而言,乾、震、坎、艮為陽,坤、巽、離、兌為陰。除乾、坤為陰陽的化身而純陽、純陰外,其余六卦中,震、坎、艮雖為陽,但包含著陰,都是二陰爻一陽爻;巽、離、兌雖為陰,但包含著陽,都是二陽爻一陰爻。
再如人類,男為陽,女為陰,但男中又有陰陽,女中又有陰陽。男之身體有上下,上為陽,下為陰。女之身體也有上下,同樣上為陽,下為陰。上下之體又分左右,左為陽,右為陰??傊幹杏嘘?,陽中有陰,這是《周易》關(guān)于整個世界的基本認識。
第三,陰陽兩種因素、兩種勢力并不是靜止不動的,而是此消彼長、流動往復(fù)的。
六十四卦由陰爻與陽爻兩種符號構(gòu)成,陰爻、陽爻的不同變化,引起卦象的不同變化。陽爻為陰爻所變,成為陰爻,稱作消;陰爻為陽爻所變,成為陽爻,稱作息。
《系辭上》曰:“剛?cè)嵯嗤贫兓??!绷呢灾?,有十二消息卦,也稱十二辟卦,清楚地說明了陰陽的此消彼長,表現(xiàn)了陰陽的消息。
復(fù)、臨、泰、大壯、夬、乾,由復(fù)卦到乾卦,陽氣節(jié)節(jié)上升,是為陽變陰,為息;姤、遁、否、觀、剝、坤,由姤卦到坤卦,陰氣節(jié)節(jié)上升,是為陰變陽,為消。
乾是陽之至,而乾之后是姤,陰開始上升;坤是陰之至,而坤之后是復(fù),陽開始上升。
陰陽的此消彼長,引起卦象的變化,也引起四季物候的變化,所以十二消息卦又與一年十二個月一一相配。
第四,陰陽兩種力量并不是彼此對抗的。
當陽的勢力增強時,陰的勢力就會處于退縮;當陰的勢力增強時,陽的勢力就會處于退縮。
陰陽理論與現(xiàn)代力學(xué)理論不同,現(xiàn)代力學(xué)理論認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、方向相反。
而《周易》陰陽理論不是對抗的理論,陽的勢力增強,陰的勢力隨之退縮;陰的勢力增強,陽的勢力隨之退縮。
春季,陽氣上升,陰氣下降,至夏,陽氣盛而陰氣衰;秋季,陰氣上升,陽氣下降,至冬,陰氣盛而陽氣衰。由此而形成一年四季。
《系辭下》曰:“日往則月來,月往則日來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寒往則暑來,暑往則寒來,寒暑相推而歲成焉。”正因為陰陽的此消彼長,才可以形成一個整體,才可以形成一個穩(wěn)固的態(tài)勢。否則,陰陽處于對抗狀態(tài),一定使事物土崩瓦解。
第五,陰陽兩種勢力并不是各自獨立、獨行的,而是一定要和對方發(fā)生交互感應(yīng)。
陽如果只是陽而不與陰發(fā)生關(guān)系,陰如果只是陰而不與陽發(fā)生關(guān)系,那么,陽永遠只是陽,陰永遠只是陰,陰與陽永遠處于分離狀態(tài)。陰與陽總是處于分離狀態(tài),就不會發(fā)生交互感應(yīng)。沒有交互感應(yīng),世界上什么也不可能發(fā)生。卦由爻而成,而爻之所以稱作爻,其本義即是交。
《說文解字》曰:“爻,交也。”爻即是交,即陰與陽的相交。由交而有感,由感而有應(yīng)。泰卦乾下坤上,天氣上升,地氣下降,二氣相交。因為相交,而有泰。
《象傳》解釋泰卦曰:“天地交,泰。”
《彖傳》解釋泰卦曰:“天地交,而萬物通也;上下交,而其志同也?!币驗樵谔┴灾校は嘟?、天地相交、上下相交,所以“泰”。否卦下坤上乾,天氣上升,地氣下降,二氣不相交。因為不相交,而有否。
《象傳》解釋否卦曰:“天地不交,否。”
《彖傳》解釋否卦曰:“天地不交,而萬物不通也;上下不交,而天下無邦也?!币驗樵诜褙灾?,乾坤不相交、天地不相交、上下不相交,所以“否”。陰與陽的交互感應(yīng),是事物生發(fā)的基礎(chǔ)和前提,沒有這一基礎(chǔ)和前提,陰與陽總是處于分離狀態(tài),世界將永遠是一個死寂的世界,一切都不會發(fā)生。
第六,陰陽的交互感應(yīng)促進了新事物的產(chǎn)生,促進了事物的運動、變化與發(fā)展。
《系辭下》曰:“天地絪缊,萬物化醇。男女構(gòu)精,萬物化生?!?絪缊,即陰陽二氣的交融、交合。因為有陰陽的相交,所以才有相互的感應(yīng),而相互感應(yīng),是事物生發(fā)的起點。
咸卦之卦辭曰:“亨,利貞,取女吉?!毕特詾楹魏喽??
《彖傳》解釋說:“咸,感也。柔上而剛下,二氣感應(yīng)以相與,止而說,男下女,是以亨利貞,取女吉也。天地感而萬物化生,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;觀其所感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!”因為二氣感應(yīng),所以亨利貞;因為天地感應(yīng),所以萬物化生;因為圣人感人心,所以天下和平。感是發(fā)動者,應(yīng)是受動者,有感而有應(yīng)。應(yīng)是陰與陽異性間的相互吸引與回應(yīng)。有應(yīng),才吉;無應(yīng),則不吉。無妄卦下震上乾,其卦辭曰:“元亨利貞?!贝素院我约??
《彖傳》解釋無妄卦曰:“動而健,剛中而應(yīng),大亨以正,天之命也?!睙o妄卦第二爻為陰爻,為陰位得陰爻,是為得位。其第五爻為陽爻,為陽位得陽爻,是為得位。而第五爻與第二爻相應(yīng),是為“剛中而應(yīng)”,是以大吉。升卦下巽上坤,其第二爻為陽爻,陰位得陽爻,為不得位;其第五爻為陰爻,陽位得陰爻,為不得位。兩關(guān)鍵位均不得位,但升卦之卦辭曰:“元亨,利見大人。”何以如此?關(guān)鍵在于其有應(yīng)。
《彖傳》解釋升卦曰:“巽而順,剛中而應(yīng),是以大亨?!币驗榈诙撑c第五爻陰陽相應(yīng),因為六五得到了九二有力的回應(yīng)與支持,“是以大亨”。由交而有感,有感而有應(yīng),有應(yīng)而有動,有動而有變,有變而有通,有通而有久,有久而有泰。
《象傳》解釋泰卦曰:“天地交,泰?!庇山欢?,是一個序列的過程,這一過程包含許多環(huán)節(jié),而其前提和基礎(chǔ),是交。有交,才會泰。有事物之間的交互感應(yīng),才有事物的生發(fā)、運動與發(fā)展。
第七,事物發(fā)展到一定程度,必然會向相反的方向發(fā)展,陽極而為陰,陰極而為陽,靜極復(fù)動,動極復(fù)靜。
在《周易》筮法中,6為老陰,7為少陽,8為少陰,9為老陽。7和8因為是少陽與少陰,其發(fā)展前景分別是老陽和老陰,所以是真正的陽與陰,為不變之爻。而6和9為老陰與老陽,為陰陽之極限,其發(fā)展前景是少陽和少陰,故為變爻。
《周易》的發(fā)展順序是:7-9-8-6-7,亦即少陽-老陽-少陰-老陰-少陽。乾是陽之極,其后必是姤,坤是陰之極,其后必是復(fù),事物發(fā)展到它的頂峰,必然會向下發(fā)展,這是《周易》所揭示并確定的基本規(guī)則。
《彖傳》解釋豐卦曰:“日中則昃,月盈則食,天地盈虛,與時消息?!?/span>
《系辭下》曰:“易,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。”陽極而陰,陰極而陽,陰與陽互為其根,這與老子所講的“反者道之動”,是完全一致的。